所谓枯山水就是用石料表示瀑布,用白砂象征流水,即不用一草一木,用石砂示意水,以追求抽象美。枯山水庭园源于京都,保存于京都,其他城市极少。如京都大德寺大仙院,是座典型的枯山水庭园。
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筑山庭筑山庭是以表现土山为主的园林形式,在日本占有主要位置,其特色是堆山砌石,掘池引溪缩影的自然小世界。日式园林有哪些设计元素竹篱笆竹篱笆是日式庭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主要用作围屏。
日本的枯山水园林中的沙是细细的白沙。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
日本以枯山水式园林为代表(枯山水又叫假山水),庭院里一般有石灯和水钵的设计,植物以松柏类常绿树为主,庭地和石上都要长有青苔。枯山水很讲究置石,主要是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它们之间的配列关系。
1、手法上的区别主要是日本园林比较细腻小巧古朴,中国的比较大气。中国北方、南方的园林风格也有很大不同。江南和岭南、西南地区的园林风格也有很大不同。皇家园林和私人园林也有很大不同。蒙古人、满洲人、藏人、维吾尔人的园林和中国人的园林也有很大不同。
2、在造园手法上,中国倾向于置石与建筑的结合,以及中轴对称与向心设计,而日本则注重自然与人工的平衡,如舟游型和游居型的游览体验。这本书作为园林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对于园林研究者和创新思维的启发具有深远价值。
3、总的来说,日本园林趋向纯净、极致、而有章法;而中国园林更追求惬意、自然、以人为本。可以从布局、理水、叠山、置石等角度讨论这个问题 布局 日本园林早期(平安时期)形成“池泉筑山庭”的园林风格,面积较大,主要特征是模仿自然山水,有湖有山,若湖面较大,则湖中堆置岛屿,以桥连接。
当然净土园林的来源也有说是源于净土变的院前池沼的佛画,不管如何,它还是与寝殿造园林有十分相象的格局,只不过把寝殿改为金堂而已。许多舍宅为寺的寺园和皇家敕建或贵族捐建的寺院大多体现了净土园林特点。园林格局依旧是中轴式、中池式和中岛式,但建筑的对称性明显保留下来。
“净土园林”应该叫“净土宗园林”。日本园林的早期一种模式,实为寺庙园林的类型,主要构成有“金堂”,“滨洲”“中岛”等,跟“书院造园林”差不多。
这一时期的日本园林虽未完全定型,却已展现出初步的独特韵味。镰仓时代的动荡与净土: 社会冲突与净土宗的盛行,催生出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庭园,如平等院凤凰堂,须弥山和黄金池的构图,寓言着对佛国世界的理想追求。
禅宗园林、净土园林没听说过,我估摸着跟寺庙及佛教文化有关,写意园林就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
而平等院,这座仿唐代风格的净土园林,是日本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对称的建筑仿佛诉说着皇家风范与佛教的深远影响。美国夏威夷的1:1复制寺庙,象征着日本后裔对先祖的敬仰与缅怀,其在日本建筑中的地位甚至被刻在了10日元硬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