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市是2022年6月入选国际湿地城市。2022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其中我国武汉、合肥、济宁、梁平、南昌、盘锦、盐城等7个城市榜上有名。
2、年。武汉是从2013年开始沉湖湿地成功申报了国际重要湿地,此后,武汉先后晋升了5个国家湿地公园,包括东湖,后官湖,藏龙岛,安山,杜公湖等。
3、武汉最大的湖是东湖!武汉市域内拥有166个湖泊,165条河流,其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让武汉挤身于中国的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行列。武汉目前有六大国家湿地公园,它们分别是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湖国家湿地公园,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山国家湿地公园,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
4、如果资源禀赋是一种实力,那么湿地家底丰厚的武汉,绝对称得上是天赋型选手。武汉素有“江城”之称,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165条河流川流不息,166个湖泊星罗棋布。“我国的‘国际湿地城市’特色鲜明。
据工作人员介绍,蒲扇形状的是金鱼藻,像羽毛一般的叫狐尾藻,条状的植物叫作苦草,是草鱼zui爱吃的植物。这一片“水下森林”有6万平方米,如今的状态是他们为期4个多月的实验成果。
这片“水下森林”是施工单位工作人员为期4个多月的实验成果,从今年4月起,东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开始实施,通过清理水体垃圾、设置分区围隔、种植沉水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措施,重新构建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水生态系统,对东湖的水生态进行修复。
武汉东湖现水下森林,是因为当地政府进行了水生态的修复,其实就是处理了排进去的废水和生活污水,种植了一些沉水植物,使水里面的物质可以吸附到植物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让水质变得更加的清澈。
1、从数量上看,过去湖北长江干线大大小小合法非法码头共计2056个,经过三轮针对非法码头整治的“雷霆行动”拆除、关停、取缔了1211个,占全省码头数量的59%,近六成的码头被“干掉”。 从岸线来看,过去湖北码头、港口大量占用自然岸线,自然岸线占用率达13%,经过整治后,码头占用自然岸线的长度减少了47%,将近一半。
2、年底,江阴市按照长江大保护的要求,对主城区沿江区域实施了整体搬迁,近6公里的生产性岸线全部退还为生态岸线,对临江的原扬子江船厂、黄田港、韭菜港、煤栈堆场等开展生态修复,建设了750亩涵盖科普示范、亲水广场、环城绿道、滨江湿地等功能的滨江公园体系,昔日塔吊林立的长江岸线变身为美丽的江阴“外滩”。
3、很难想象,2017年以前,这里曾是“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的脏乱差集中区域。公园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曾经遍布着各种能耗大污染大的企业和各种生产生活废水排污口,江边散货码头设备老旧,“小杂船”随意停泊,江边又脏又乱,她说:“以前这里的海风都是臭的,哪会有人专门对着大海大口吸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