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规划设计:(1)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3、城市规划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次。总体规划是对城市或镇的总体布局、道路交通、公共设施、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等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而详细规划则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前者是土地出让合同中所附规划条件的依据,后者则是指导详细设计的依据。
4、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二)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包括旧版标准和新版标准。旧版标准包括《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新版标准是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城市居住区的设计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涉及总体规划与组团规划、社区规划与住宅布局、交通规划与停车布局、公共设施规划与配置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住宅布局设计上,规范明确提出了空间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强调居住品质和舒适性,适应不同年龄和家庭结构的居住需求。
2、【3】配套公建所属绿地:指的是居住区内配套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等)所拥有的绿地。【4】道路绿地:指的是居住区内道路两侧的绿化区域,包括行道树、绿化带等。【5】其他附属绿地:包括但不限于居住区内的防护绿地、广场绿地、停车场绿地等。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所在地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应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原则。
4、“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是指绿地的日照时间的标准,如住宅小区在III类气候区大城市的绿地日照要求为大寒日2小时,而幼儿园则是冬至日3小时。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是指满足日照要求最小时数的阴影线交集与建筑物北向轮廓线围合而成的范围。具体规范没有。
总体规划是控制性规划的上位规划,范围更广,关注更宏观层面的问题。
城市规划强调城市的硬性指标,而城市设计强调的是城市的软性指标。其次,城市规划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在规划过程中排斥人的主观因素和非理性活动,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城市设计不是一个纯理性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包含直觉和主观判断。
二者都是对城市的研究,区别在于城市规划是为了城市的合理布局,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 城市设计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还在其他几个方面有所差异:城市设计不需要在互相冲突的城市机能之间决定城市内各分区的土地使用问题,这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工作。城市设计专业者比城市规划专业者较少涉入城市政策制定的政治过程。
城市规划设计:(1)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种植规范》;《养护规范》;《城镇规划绿化计划及环境卫生规范》;《城市规划法》;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相关法规、规范、标准。
在国家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公共绿地的规划至关重要。首先,城市需确保公共绿地分布均匀,每个居民区的服务半径应达到500米,且至少拥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绿地,以提供便捷的绿色休闲空间。公园的设计严格按照《公园设计规范》执行,以植物景观为主,绿化面积需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
1、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导则是实现城市设计目标和概念的具体操作手段,是对未来城市形体环境元素和元素组合方式的文字描述,是为城市设计实施建立的一种技术性控制框架。 2城市设计导则的分类 针对不同类型、层次的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与表达应该有所区别。
2、上位的意思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上位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上位规划,在总体规划中明确城市性质、发展思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收集基础资料、现状。指导性计划是指由国家各级计划部门下达的只规定方向、要求或一定幅度的指标,主要依靠经济杠杆以保证其实现的计划。
3、城市规划导则是根据城市设计各个体系完整和有效运作的要求,提出城市土地使用,公共空间组织,交通组织,城市形态塑造,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必需遵循的总体原则和规定,对城市重点地段和近期建筑项目进行设计引导,对一些近期难以开发或不可预见的项目仅原则上控制其建筑风格。
4、旧金山、费城、横滨等城市的城市设计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显著效果。虽然说城市设计导则出现于城市规划理论之后,但绝不能因此而认为城市设计附属于城市规划理论,两者之间是一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城市规划偏重用文字、数据、图表来表达其成果,而城市设计则偏重于用模型、照片等视觉工具来体现其规则。
5、总体城市设计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应当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他地段或者地块的城市设计,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第十七条 市、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
现在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
城市规划强调城市的硬性指标,而城市设计强调的是城市的软性指标。其次,城市规划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在规划过程中排斥人的主观因素和非理性活动,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城市设计不是一个纯理性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包含直觉和主观判断。
城市规划这门课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用的教材是同济大学的《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这门课更偏重于实践、动手能力,也就是具体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