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运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净化修复政治生态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出进一步部署。党内监督条例对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提出明确要求。
批评教育提醒要实打实,首道防线不失守“四种形态”之中,首要强调的是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将监督执纪的关口前移,运用好批评教育提醒手段,守住纪律和规矩第一道防线。立足监督执纪的高度,体现教育提醒的严肃性。
党委肩负着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主责,各级党组织应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真正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党员干部时时处处感受到纪律的严格约束。
对纪委来说,要找准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职责定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对遵守党章、执行党纪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党章党规党纪的行为。
全面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必须着力把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为重要基础性工程,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强化日常监督,夯实净化修复政治生态的基础。强化党内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只有发挥第第二种形态基础性作用,才能保护整片“森林”。一是压实“两个责任”。
“四种形态”的每一种形态都是从严治党的利器,都很好地诠释了“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只要在前两种形态上把功夫下足,所在地方和部门的政治生态就会大大改善,相应发生严重违纪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政治生态五个方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的纪律规矩。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政治生态影响: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严格党的纪律规矩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五个方面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的纪律规矩。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理想信念有所弱化。对党的理论政策学习自觉性不强,认为自己只是一般工作人员,学习注意不够,有所放松,致使工作标准不够高,对自我要求不够严格。责任意识不够强。
xx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各镇乡(街道)、县级各部门政治生态综合指数多在X以上,呈现出愈加清朗的积极变化。(一)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
一)在自我要求不严格方面。在党风和社会风气存在问题时,如出现了腐败现象时,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会产生疑惑、困惑和迷茫,缺乏清醒头脑和正确认识,反映出党性还不够强、不够纯,信念还不够坚定、不够自觉。对反腐败斗争没有足够信心。(二)工作作风不严实方面。
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从严治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切实强化担当意识,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严字当头,着力深化“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维护好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进一步彻底肃清影响,最根本的是筑牢政治忠诚,做到,两个维护。要把筑牢政治忠诚作为首要任务,认真落实提高政治站位,16条工作举措,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全面从严治检工作22条规定。
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通过经常性谈心谈话、干部任职谈话等方式对班子成员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进行了强调提醒。班子成员经常性深入分管领域,针对党建责任落实、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和指导推动,定期向党委书记汇报分管领域全面从严治党情况,努力做到工作管到哪里、党建责任就延伸到哪里。
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需要聚焦以下四个方面:强化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责任主体意识,肩负起全面净化政治生态的责任担当。清理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标本兼治之策,筑牢维系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石。着力权力监督体系建构,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的系统架构,使政治生态建设形成良好的运行环境。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做到 “五个必须”。
党内政治生态指各类政治主体生存发展的环境和状态,是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生活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政治生态这个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则是指要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消除各种不良政治因素的影响。这包括清除腐败分子,整治各种形式的不正之风,以及提升党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一个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能够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